鹽霧試驗箱作為模擬腐蝕環境的檢測設備,其電氣系統(含供電模塊、溫控溫感電路、加濕供水電路、噴霧控制組件等)長期處于高鹽霧、高濕度環境中,易因鹽霧侵蝕、濕氣滲透導致線路老化、元件短路,不僅影響設備運行精度,還可能引發電氣安全隱患。為保障設備穩定運行與操作人員安全,需嚴格遵循電氣系統維護要點與安全操作規范,從日常養護、定期檢修、規范操作三方面構建完整的管理體系。
一、電氣系統維護要點
(一)日常維護(每日試驗前后)
供電模塊檢查:鹽霧試驗箱在試驗前需確認設備總電源電壓穩定在 220V/380V(根據設備型號匹配),檢查電源插頭、插座及電源線絕緣層是否存在破損、老化,若發現表皮開裂或金屬裸露,需立即更換專用電源線;試驗后關閉總電源,用干燥抹布擦拭電源接口處,清除可能殘留的鹽霧結晶,防止腐蝕接口金屬觸點。
溫控與溫感電路維護:檢查溫度傳感器(如鉑電阻傳感器)探頭是否清潔,若附著鹽霧殘留,需用無水乙醇輕輕擦拭,避免傳感器精度偏移;觀察溫控器顯示是否正常,若出現溫度跳變或失控,需斷開電源后檢查溫控電路接線端子是否松動,用萬用表測量線路通斷,確保接線牢固無虛接。
加濕與供水電路養護:關閉加濕水箱進水閥,檢查鹽霧試驗箱水箱內水位傳感器是否正常,若傳感器表面結垢,需用軟毛刷蘸檸檬酸溶液清洗(避免劃傷傳感器);檢查加濕加熱管接線端是否有銹蝕,若出現銅綠或氧化層,需用細砂紙輕輕打磨,再涂抹導電膏增強導電性,防止加熱管因接觸不良導致過熱損壞。
(二)鹽霧試驗箱需定期檢修(每 3 個月)
噴霧控制組件檢修:拆開噴霧系統電氣盒,檢查噴霧電磁閥接線是否牢固,用萬用表測量線圈電阻值(正常范圍通常為 100-300Ω),若電阻異常需更換電磁閥;清理電氣盒內灰塵與鹽霧殘留,檢查線路板焊點是否有虛焊、漏焊,對松動焊點進行補焊,同時在接線端子處涂抹防銹油脂,隔絕鹽霧侵蝕。
接地系統檢測:使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設備接地電阻,確保阻值≤4Ω,若阻值超標,需檢查接地極是否銹蝕或接觸不良,重新緊固接地螺栓,必要時更換鍍鋅接地極,防止設備漏電時無法有效導地。
電氣元件老化排查:逐一檢查接觸器、繼電器等元件觸點是否有燒蝕、氧化,若出現觸點凹陷或發黑,需及時更換同型號元件;檢查電容、熔斷器等易損件是否在有效期內,對超過使用年限(通常為 2-3 年)的元件進行預防性更換,避免突發故障。
二、安全操作規范
(一)試驗操作前準備
人員防護:操作人員需穿戴絕緣手套、防腐蝕工作服及護目鏡,嚴禁徒手接觸設備電氣部件,防止鹽霧接觸皮膚或飛濺入眼。
設備狀態確認:啟動鹽霧試驗箱前,需依次檢查電氣系統各指示燈是否正常(電源燈、溫控燈、噴霧燈應無閃爍或異常熄滅),打開電氣盒觀察內部線路是否有冒煙、異味,若發現異常需立即停止啟動并聯系專業維修人員。
(二)試驗過程中監控
實時觀察:試驗期間需每 1-2 小時巡查一次設備,重點關注電氣系統有無異響(如接觸器吸合異常的 “滋滋” 聲)、異味(如塑料燒焦味),若出現異常需立即按下緊急停止按鈕,斷開總電源后排查故障,嚴禁在設備運行時拆開電氣盒檢修。
應急處理:若發生輕微漏電(如觸摸設備外殼有輕微麻感),需立即關閉總電源,檢查接地系統與絕緣層,待故障排除后方可重啟;若出現短路跳閘,需先斷開總開關,排查短路元件(如加熱管、電磁閥),更換故障部件后再合閘,禁止強行合閘避免二次損壞。
(三)試驗結束后操作
鹽霧試驗箱試驗結束后需按 “噴霧停止→加熱停止→關閉供水→關閉總電源” 的順序操作,待設備冷卻至室溫后,再進行電氣系統清潔維護,嚴禁在設備未冷卻時觸碰加熱管或電氣元件,防止燙傷或觸電。
遵循上述維護要點與安全操作規范,可有效延長鹽霧試驗箱電氣系統使用壽命,降低設備故障率,同時保障操作人員安全,為腐蝕檢測試驗的準確性與穩定性提供堅實保障。